坐在飞机旁学习飞机原理,摸着零部件掌握航空技术。10月29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接建校70周年之际,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揭幕,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等各类“大家伙”依次排开,成为南航校园新晋热门打卡点。
新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飞机;我国首次研发的大型特种多用途民用飞机“AG600”;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涡轮轴发动机直升机“直—6Z直升机”……“御风园”内展出的飞行器不仅很多是我国航空航天史的“第一”,其中不少从设计、研发、制造到试飞、生产、使用,背后都凝聚了一代代南航人的心血和智慧。
代号“鲲龙”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总设计师黄领才是南航的校友。代号“枭龙”的FC—1双座战斗机以空空作战为主、兼有较强空地作战能力的全天候轻型多用途战斗机,该项目是中国首次军用飞机整机技术输出,创立了军工行业采用市场经济模式运作的新典范。它的现场总指挥罗荣怀也是南航1978级校友。
“主持初教—5飞机生产设计的南昌飞机制造厂首任厂长吴继周,是南航第一任院长,它的结构力学的总设计师张阿舟是南航第一批‘八大博导’之一。”南航党委副书记陶勇介绍,南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8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主要在航空航天战线默默地奉献。
据了解,目前第一批入驻“御风园”的飞行器15架,其中包括直—5和直—6两座直升机,后期学校将在御风园专门开辟直升机园区。“我们准备用3年的时间,把它变成国内高校中机型较全、覆盖面较广、体现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历程和现代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的爱国主义专业教育基地。”陶勇说。
“‘御风园’将是我校推进科教融合,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教育新平台。”南航副校长施大宁说,“这些大型航空航天装备中都集成了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一些现役型号设备,更是我们接触国际国内前沿科技领域的生动教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