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学说!灰色系统理论助力C919研制成功

紫金山新闻
2022-12-01 11:46
+关注

在学术界,把已知信息所在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未知信息所在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那么,对部分已知信息进行挖掘、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预测、决策和优化控制的系统叫什么?灰色系统。11月29日,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灰色系统理论创立40周年纪念展上了解到,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的原创学说,在国家重大工程的项目科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南航还有个专门的研究所。

“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发表首篇灰色系统理论论文,标志着灰色系统理论新学说问世。”南航灰色系统研究所所长刘思峰教授介绍,灰色系统通过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让人们能够运用数学模型实现对“贫信息”不确定系统的预测、决策和优化控制。  

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谢乃明介绍,灰色系统的特点是解决少数据、贫信息问题。在复杂装备研制过程中,由于系统结构和研制过程的复杂性、研制单位与相关方面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设计、材料、工艺、人员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使装备可靠性设计、试验、增长和优化过程面临重重困难。加之复杂系统特性、现有观测手段和人们认知能力的局限以及数据获取方式、采集设备、存储技术等影响,导致人们占有的数据具有典型的贫信息特征。

“灰色系统理论作为贫信息系统建模、分析、预测、决策的有力工具,应用于复杂装备研制数据分析具有独到优势。”谢乃明告诉记者,南航于201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全国首个复杂装备研制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针对复杂装备研制中的质量可靠性、成本控制、智能排程等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博士点设立10年来为航空、航天、船舶等重大装备承制单位培养了16名博士研究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成长起来,不少人担任了重要技术和管理职务,在国家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思峰介绍,灰色系统在航空航天重大型号研制、机械工程、电力工程、岩土工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重大型号研制方面,南航灰色系统研究所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和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技术奖一等奖和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自2002年至今,南航共主办召开了26次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2011年创办了国际学术期刊《灰色系统:理论与应用》,为发展中国原创学说、传播中国学术声音贡献了南航智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表示,南航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研讨新时代灰色系统理论,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挖掘理论发展新动能,使中国学者原创的灰色系统理论不断发展壮大,让中国原创学说传播全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谈洁 何洁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