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家国、胸怀世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9月3日上午,东南大学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于九龙湖校区举行,一万余名2022级本科、硕士、博士新生汇聚于晨曦中的大草坪,洋溢青春活力、满怀憧憬喜悦,开启在东大筑梦起航的新篇章。
在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七位新生代表集体登台,代表全体2022级学生发出了“新生最强音”。学生代表们分别从文化自信、扶贫支教、抗击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匠心筑精品、培养国际视野、学科交叉等方面畅谈了思考与感悟,在东大这片梦开始的地方,对未来许下庄严承诺。
“在东南大学,我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我将和他们一道,坚定文化自信,立好根,铸好魂!”作为主讲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强基班本科生张芬祎从自我经历切入,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提出关于“未来”这一关键词,并以向未来的自己介绍“新朋友”为契机,引出其他6位讲述人。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恒是东南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在东南大学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用一年的时间,给180张稚气的笑脸上了1000多节课,为270名贫苦的孩子们找到了来自东南大学的帮扶资助,把2000多公里外的东大名师讲堂搬到了南华,也给3000多名南华学子讲述了东南大学的故事。
张恒说,对于他来说,9月3日重新回归,角色已经转换,四牌楼的实验室依旧熟悉。他将和团队一道,在工控网络通信前沿领域中探索新知,树立科学理念,勇突围,敢攀登!
主讲人之一,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江湖大川表示,自己将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四个维度全方位提升专业素养,长本领、挑重担。
记者注意到,七位新生代表中有一位留学生,他叫波拉,来自阿尔及利亚,是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一年级博士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构筑了非常牢固的友好关系。中国是一个勤奋的国家,我对中国人对待专业的献身精神十分钦佩。在东南大学这座美丽的东方校园里,我将思考再生材料、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努力以匠心铸精品。”在波拉的演讲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键词。
匠心打造更是土木的基石,要求从业者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开学典礼现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方卓祯从专业角度,阐释匠心精神对专业的重要性。“东大土木建筑前辈们用深厚的专业造诣铸就了中国国学中心、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等国之精品,我将传承前辈们为国铸精品的使命与担当,保持踏实严谨学风,聚焦工程科技前沿,努力以匠心铸精品。”方卓祯说。
徐晓然是东南大学首届英语-信息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本科生,在演讲中,她表示只有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前沿的专业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才能完成好时代赋予中国青年的伟大使命,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我们东大人正是祖国科技力量的排头兵,理应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建设,担使命,守初心。站在这里,我也想送给未来一句话:在最困难的不眠夜,砥砺奋进;在最平淡的寻常日,不忘初心。”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陶天童从跨领域融合方向,阐释生物医学的未来发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实习生 蒲韫
通讯员 唐瑭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