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的时候,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碎石坑。才几个月时间,树苗长出了叶子,小草也发芽了。”阳光照在工人左小七的脸上,他抚摸着一棵棵栽种的树苗,黝黑的脸上带着微笑。
这是南京浦口星甸西北角的一处废弃矿山,在当地的生态修复下,渐渐恢复绿意。十年里,南京通过关闭矿山、宕口,实施生态修复,让一江两岸“青山绿水共为邻”,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汤山矿坑公园举办星空露营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姚强 冯芃 摄汗水浇灌
见证矿山宕口重现绿水青山
在南京浦口西部的犁头尖东坡,一场针对废弃露采矿山的生态修复已接近尾声。今年50多岁的左小七是名建筑工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矿山治理。他向记者描述着刚进场的样子:眼前悬崖峭壁,岩石裸露,山脚下坑连坑,碎石遍地,山顶还残留着几棵枯树,显得特别荒凉。去年下半年以来,他们挖坡填低,削坡减载,输送黄土,挖掘蓄水池……经历了严冬和酷暑,现在这里已经有了不少绿意。
左小七领着记者在一大片盖土网前蹲下,“你看,这些草都从网缝里钻出来了,长得多好。”远处,一排排小树也长出了绿叶。左小七说,虽然项目即将结束,但荒山复绿还需度过两年的养护期。“我们会一直守在这里,见证犁头尖从矿山宕口恢复成绿水青山。”施工单位江苏中成建设工程公司工作人员王海元说道。
记者注意到,在星甸街道有多处废弃矿山宕口正在开展生态治理。在高绰线路边,一位周姓村民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周边开山采石,路上每天跑着几百辆拉碎石的货车,噪声和漫天扬尘影响,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矿山关停后,山水得以休养生息,生活环境也得到改善。
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了解到,2012年,浦口发布露采矿山关停实施方案通知,开展环境详细调查,全面摸清废弃矿山家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明确矿山修复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规划引领、有效利用等原则,系统推进全区矿山修复工作。
该局工作人员狄万明与山体生态修复打交道近十年,足迹踏遍每一处矿山宕口。他带着记者走访治理成果——珍珠泉公园背后的丁脑赵建宕口,经过近三年的滋养,大部分破碎的山体已被植物染绿;里口矿(老母猪沟)碧绿的水潭与蓝天绿树相互映衬,成为市民口中的“南京翡翠湖”;三河采石场把生态修复和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有机结合,依山打造的蜂巢酒店成为文旅新地标。
十年来,浦口区52处废弃矿山已经生态修复完成38处,修复面积约4200亩,新增和恢复建设用地约1500亩、耕地约200亩,昔日的“生态伤疤”正渐渐融入周边青山,走入历史。
荒山变金山
生态修复走出新路子
近期,园博园、汤山矿坑公园等旅游景点持续占据热搜榜,显示了南京江宁文旅市场的强劲复苏,而这些大热的夜经济打卡地,曾经也深受开山采石之扰,令当地生态受损。
江苏园博园。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姚强 冯芃 摄走进园博园,大片的绿草地与青山呼应,小火车穿梭在树林间,空中缆车缓缓而行。由水泥厂筒仓改造的书店内,人们在安静阅读;废弃厂房里,展示着工业遗址的痕迹;依据矿坑地形而建的13座城市园林,集合了苏式园林之大成。
“没想到人造景观能带来这么多惊喜,而且还是由废弃矿山改造的。”来自扬州的游客陈林告诉记者,尤其是崖壁的水下面还藏着一个植物园,孩子特别喜欢。
“十八大以来,南京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在矿山生态修复上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条适合南京的废弃矿山修复之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史伯强介绍,目前南京市露采矿山仅有3家,其余已全部关闭,在废弃矿山修复中,结合实际,采取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景则景、综合利用等多元化模式,由过去的单体修复逐渐走向综合治理。
史伯强表示,园博园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项目是南京首个生态修复型项目,总规模约2382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就了一座“永不落幕的南京花园”,还新增农用地约120公顷,新增未利用地约35公顷。
“因地制宜开展对山、水、林、田、湖、草、村全要素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这种创新治理模式,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史伯强介绍,参照园博园的试点模式,南京市正在争取更大范围更多要素的生态整治试点,努力为山水林田湖草村系统整治修复提供范本。
2017年,南京市入选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汤山矿坑公园成为首个启动项目。通过生态治理、设施置入、景观打造,采石废弃矿坑实现再生,升级为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温泉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矿坑体验公园。公园还为当地人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导游陈海燕告诉记者,十多年前,这里还在开山放炮,灰尘飞扬,如今,公园已融入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开放两年多来,吸引超百万人次游览,“靠山吃山,村民看到了绿水青山真实地变为金山银山的样子。”
生态回馈逐步显现
绘就南京绿色发展新图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南京相关部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咬定“矿山”不放松,推动绿水青山入画来,绿色发展的生态回馈日益显现。
南京六合龙袍团结村内的团结砂矿是一处废弃采砂场,因为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面积裸露岩面,严重影响村内环境。治理中,把矿山修复与土地复垦相结合,在修复矿山的基础上恢复农用地、林地和生物多样性;把矿山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空间再造、生态再造、产业再造,成为美丽乡村经济建设的新增长点。六合团结砂矿释放耕地500亩,是南京市复垦规模最大的单体山体修复项目,入选江苏省最美生态修复项目。
变为农田种上粮食的团结砂矿。南京市规划资源局六合分局供图“去年刚承包这块地时也担心,能不能有普通耕地那样的收成。”承包户杨可红向记者介绍,没想到去年秋天第一季水稻平均每亩就收获近900斤,今年6月夏粮收割,每亩也达到了750斤。目前,新一季水稻已经播种完毕,杨可红期待着秋天有个好收成。根据计算,扣除各项开支,杨可红每亩地能赚三五百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六合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耕种或土地流转,可为周边生产组村民年增收约280元/人,直接惠及村民约2500人。
团结砂矿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矿山治理的缩影。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长江经济带和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南京启动实施了长江沿线1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修复面积440公顷,消除地灾隐患48个,恢复可供利用的建设用地达135公顷,形成(恢复)耕地面积95公顷,新增绿地面积170公顷,初步估算年增加固碳能力约1090吨。生态修复久久为功,改善了周边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史伯强表示,今年南京市还将推进255公顷矿山生态修复,到2025年末,要完成剩余100多处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整治,为荒山披上绿装,绘就典范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实习生 宋梓馨
通讯员 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