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由佩戴并适用于各种运动;精确记录佩戴者的肌肉状态,提前预判机体损伤;帮助纠正运动姿态,更好提高运动成绩和锻炼效果……日前,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研发出一种智慧可穿戴运动辅助设备,设备可以让运动员在最快、最方便的条件下掌握身体状态,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化的调整个人训练或团队战术,解决了大部分运动技术评价和体能评价具有较大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难题,使得运动员的真实评价得到最精准的展现。
体育成绩离不开运动员的刻苦训练,更离不开体育设备的支持。准确的训练数据是训练效果强有力的支撑,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提升自己,而这往往通过运动辅助设备来实现。近年来,可穿戴运动辅助设备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在助力运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市场产品不断迭代升级,跻身市场需要新的技术。
“团队从采集肌电信号技术出发,面向专业运动员及运动发烧友,通过无线体域网实时监测运动员的步态和疲劳状况,辅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项目研发与核心技术的指导老师,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沈澍表示,团队研究生物信号分析模型多年,所使用的神经网络分析模型比同类任务的基线模型准确率高10%,单次推理速度是同量级精度模型的3倍。
“我们的产品采用多设备组网采集肌电和惯性信号为核心技术,可灵活设置采集点位置,佩戴方式更加灵活,采集的信息也更加全面。”沈澍介绍,目前,团队已与3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与复旦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江苏警官学院等高校展开深度合作,未来前景广阔。
“我们团队目前致力于扎根运动辅助设备市场,将针对专业运动员、运动发烧友与运动团队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一系列产品。未来计划开拓康养助残领域,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健康辅助监测和身体机能恢复。”项目负责人耿昕雨同学说,希望通过自主研制的产品开创运动辅助设备市场的新局面,成为国内甚至是国际可穿戴设备领跑者。
通讯员 阮颖 余舒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