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南京市聚焦“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全面推进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深化街镇集成改革,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增强动力,激发活力,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近日,来自中央、省市十多家网络媒体的记者走进江北新区、玄武区、秦淮区、栖霞区、江宁区、高淳区等地,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联合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改革推进情况和基层治理现状,力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检视南京市基层治理集成改革工作的实际成效。
5月25日,记者从秦淮区了解到,该区以“两赋两强”(赋权、赋能、强基层、强队伍)街道集成改革经验为契机,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探索打造具有秦淮特色的街道集成改革新模式,以协同高效的基层治理助力秦淮高质量发展。
“秦淮大脑”让“治理”变“智理”
在秦淮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一张智慧大屏打通“信息壁垒”,把水务、城管等“条”的管理和街道、社区等“块”的治理协同起来,构建起“秦淮大脑”,实现跨部门、跨条线、跨层级的数字化指挥调度。
“秦淮大脑”现已汇集市、区两级共121类206万条数据。并按照党建引领、公共安全、指挥调度、产业经济、行政审批、网格治理、综合执法、民生保障、智慧水务、生态环保10个专题进行板块分类,同时不断升级平台功能设置,精准切合治理需求。
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秦淮在206万条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指挥中心、街道/功能板块分中心、社区/网格三级协同指挥调度机制。值得一提的是,秦淮区在区街两级运行机制基础上,开发秦淮城运App作为网格员和协管员处理事件的平台,并将移动OA手机端纳入平台,实现事件流程的全链管理和高效联动。指挥中心通过多维度监测、精准化派单,打造“一口受理、一体派单”的综合指挥和执法调度平台。以文明城市创建和疫情防控为例,秦淮区领导和相关部门每天通过系统召开视频工作例会,对监控点位进行巡回检查,及时通报街道、社区相关情况。
同时,指挥中心搭建7类应用场景,深化数据全景高效利用。中心依托政务云平台,搭建学区学位预警、街面占道违规、社会安全稳定、消防预警监测等7类应用场景,推动全区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共享和智慧应用。打开其中的消防预警检测,可以看到各街道火灾发生的情况,一旦超出警戒值,就需采取增设消防设施、加强居民消防培训等一些措施。
街道接权,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商家悬挂广告牌和灯笼,手续不全,且电线裸露在外存在安全隐患。城市街道在社会治理中常常面临着“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看得见管不了”等现象。围绕解决基层多头执法、执法缺位等问题,秦淮区分4批将284项行政处罚事项集中到街道,并整合街道城管中队、市场监管分局、安监站等执法力量,在街道层面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执法权集中下放,街道接的怎么样?秦淮多个领域做出首案处罚,在多个领域实现执法“零突破”。2020年4月,率先对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分经营的行为进行处罚,10月又率先取缔楼宇内非法宗教聚会点,填补了相关案件空白。2021年11月《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洪武路街道开出全市首张垃圾分类个人罚单,各街道通过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手段有力支撑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改革以来,各街道共办理21899件行政处罚案件,“看得见管得着”真正落地见效。
推行全科化、清单化执法,秦淮区红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实践中成效明显。红花街道位于秦淮区东南、南部新城核心区,区域面积12.74平方公里,辖区现有大大小小在建工地近百处,占区域面积的五分之四。红花街道将辖区分为三大片区,探索“一次上门、一份笔录、一张罚单”的做法,在片区执法的基础上实行“一次上门、全面服务”。
社区创新,网格化治理凝聚动力
秦淮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把“网格”打造成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沿阵地,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服务窗口。
秦淮红花街道春天家园社区推出“彩虹家园”管理服务平台,创新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春天家园社区位于地铁三号线大明路站旁,共有3个居民小区4321人。在春天家园社区小会议室,记者看到墙上贴了4张五颜六色的网格楼栋分布图,这就是根据“彩虹家园”管理服务平台绘制的“彩虹墙”。“黄色代表空挂,青色代表普通出租,绿色代表多户合租……上面还标有数字,表示每一户的人数。底子清、情况明,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春天家园社区党委书记潘佳说。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潘佳创新思路,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借助“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将社区4个网格2100户摸排了一遍,分成人户一致、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普通出租、混合居住、多户合租、工企租等7种类型,用7种颜色标注录入“彩虹家园”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户一档”“一人一册”。
残疾人帮扶、老年人接种疫苗、困境儿童补助……“彩虹家园”管理服务平台还有精准定位功能,可以按照需要叠加筛选、精准定位人员和房屋信息,让社区在电话核查、摸排情况等工作中有的放矢,效率成倍提升。
区级层面数字化指挥调度,街道深化执法行动力,社区创新网格化治理……接下来,秦淮将进一步更新治理理念,实现“大数据”赋能治理精度,持续深化街道“两赋两强”集成改革,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秦淮模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