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填志愿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和学校是同一天生日了,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一定是缘分。”今天音乐与舞蹈学罗潇虹同学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度过的第二个生日,她笑容灿烂,难掩内心的激动。
12月2日,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迎来39岁生日之际,学校隆重举行“四十载博爱情 新时代特师梦”校庆四十周年启动仪式,携手全校师生、历届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一起迎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四十周年华诞。有29名在校师生的生日与校庆日为同一天。
校友代表、全国特教园丁奖获得者、南京秦淮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书记张慧发言,他将满满的回忆与自豪化作深深的感激和祝福,送给母校,送给师长,送给历届校友和全体同学。他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校领导、老领导代表、校友代表合力推动四十周年校庆启动杆,宣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四十周年校庆工作正式启动。校庆专题网站同步上线。启动仪式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发布4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在未来的一年中,学校将开展校庆系列活动,坚持学术与文化并举,内涵与特色并重,为师生校友搭建平台,共同描绘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
学校教务处处长张茂林的生日也在12月2日,2004年进校工作,见证了学校从中师到大专再到本科高校的三次跨越式发展。看到一批批青年学子在特师成长成才,为中国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贡献力量,作为老师倍感欣慰。
现场,有两位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在读学生,因受到家庭熏陶,她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特教事业,传承博爱精神。罗懿是特三代,爷爷奶奶是南京特师建校初期的老教师,母亲也毕业于南京特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三年的专业学习加深了她对特殊教育事业神圣使命的理解,“我希望让每一个特殊儿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罗懿在说这句话时眼里闪着光亮。特二代黎可欣的母亲是南京特师1992级聋教育专业的学生,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聋哑学生,家庭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乐善好施的种子。回想起高考填志愿的情景,黎可欣说:“2021年,我将南京特师填入高考志愿的第一位,立志像母亲那样成为特殊教育老师,改变特殊儿童的命运。”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近40年来,学校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为全国培养培训了近3万名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学校厚植“博爱塑魂”校训精神,矢志不渝以服务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己任。新时代,学校着力做强特殊教育、做大康复教育、做特师范教育、做亮融合教育、做优残疾人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特殊教育师范本科高校,勇担办好中国特教的时代使命。
“博爱塑魂肇基,特色立业自强;卌载薪火传承,育人桃李芬芳!”伴着熟悉的《特师博爱铭》,现场师生共同回顾了建校39年来的风雨历程。启动仪式在师生《特师博爱铭》的朗朗诵读声中圆满结束。
通讯员 盛洁